固态电池普及加速充电桩行业洗牌,国家力推大功率充电,选错充电桩恐面临“建成就淘汰”风险

  近日,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》(发改办能源〔2025〕632号),通知要求加强充电装备技术升级,提高大功率充电设施运行效率;对分体式设备采用大功率充电优先的功率分配策略;对电动重卡、电动船舶、电动飞机等大容量、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,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。 到2027年底,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,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。“升级改造高利用率站点、提升用户体验”等要求核心目标直指大幅缩短充电时间,标志着“大功率充电桩”时代已加速到来。

技术迭代催生行业洗牌,低功率桩面临淘汰危机

  政策的强力推动,源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。随着比亚迪、奇瑞、等车企即将上演的“固液同价”(固态电池汽车价格同液态电池汽车),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明后年普遍达到1000-3000公里, 如比亚迪海豹EV续航高达1875公里,支持12分钟充电80%(需匹配900kW大功率超充充电桩)。

  然而,当前充电设施(基本是按照电动汽车续航能力400-600公里建设)与明后年的固态电池充电需求存在巨大鸿沟。行业数据显示,目前240KW以上大功率充电桩占比仅8.5%,120KW及以下直流桩占比高达67.8%,而能匹配新一代车辆的900KW超充充电桩覆盖率仅0.3%。行业专家警示:“固态电池普及将彻底改变充电格局。”现有大量120KW-480KW的充电设施面临严峻的“建成就淘汰”风险。面对此变局,电站投资者亟需调整策略,瞄准900KW+功率段充电桩。这一选择已成为规避淘汰风险、锁定未来固态电池用户群、抢占市场高地的关键入场券。

gutai.jpg

专家建议:聚焦高功率与先进技术,规避淘汰风险

  面对政策导向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,业内专家为充电设施投资者提出三大核心策略:

  功率门槛: 以600KW为最低投资标准,900KW+将成为主流配置。

  技术选择: 要优先选择大功率液冷超充等先进技术方案,规避技术快速迭代淘汰风险。

  商业模式: 需结合光储充一体化与V2G充电桩(车网互动)技术,提升运营收益和电网协同能力。

小编推荐行业

  在行业加速洗牌的背景下,技术前瞻性与大功率技术能力将成为“充电桩”品牌脱颖而出的核心指标。以“2025充电桩十大品牌”技术榜首的安徽中科智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福布斯中国创新百强企业,提供的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,其核心优势正是面向未来的大功率超充技术:覆盖600KW-2.4MW全系列大功率液冷超充方案,满足从乘用车到重卡充电桩的广泛需求(如重卡15分钟充400度电)。其技术实现了“1分钟百公里”的突破,单枪支持高达1000A电流,设备寿命超15年,并能在-45℃至85℃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。依托中科院和浙大深厚科研实力而进行的技术积淀,该品牌在液冷超充、V2G(车网互动)、智能全功率动态分配、光储充、虚拟电厂等领域均拥有核心发明专利,构筑了全链条技术护城河。

标签:

上一篇:雷诺集团任命福兰(François Provost)为首席执行官及董事
下一篇: